首页关于我们企业资讯产品中心联系我们新闻资讯企业新闻

证监会就《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3-03-23 06:57:14
发布者:beat365官方入口
浏览次数:7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证监会网站17日消息 ,证监者问2023年2月17日 ,内企经国务院批准 ,业境证监会发布了《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试行办法》) ,行证并同步发布了相关配套监管指引。券和证监会网站发布文章,上市试行有关部门负责人针对各界关注的管理问题答记者问 。

  一 、办法问  :请介绍境外上市监管制度规则发布实施的答记背景和意义 。

证监会就《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答记者问

  答:境外上市是证监者问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化发展 、内企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业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积极意义。行证当前国际环境深刻变化 ,券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上市试行在此背景下发布实施境外上市监管制度规则,进一步表明国家统筹发展与安全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不会改变,支持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政策导向不会改变,与全球投资者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愿景目标不会改变。

证监会就《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答记者问

  近年来 ,随着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的快速发展,现行境外上市监管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在系统总结监管实践 、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管理试行办法》和配套监管指引。

证监会就《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答记者问

  境外上市监管制度规则立足于现行监管实践,着力提升规范化  、透明度和便利化水平,以制度促规范 、以规范促发展 ,更好发挥法治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推动形成良好市场生态  ,进一步优化监管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信心 。企业只要依法合规 ,不管去哪个市场发行上市都不会受到影响,证监会和有关主管部门都会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并给予支持。

  二、问:与前期征求意见稿相比,本次发布的制度规则有哪些调整变化?

  答:公开征求意见期间 ,企业、市场机构等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我们会同有关部门逐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吸纳。和前期征求意见稿相比 ,《管理试行办法》和配套监管指引主要有三方面变化 。

  一是完善负面清单 。按照最小  、必要原则 ,聚焦重大境内合规问题,完善不得境外发行上市的情形 ,把应由投资者自主判断的事项交给市场 ,不对境外上市额外设置门槛和条件。二是科学划定监管范围 。进一步明确间接境外上市的标准  ,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合理界定,在减少监管盲区的同时避免监管泛化 。三是细化备案程序要求。充分考虑境外融资实践 ,区分境外发行上市的不同类型,差异化设置备案要求 ,减轻企业备案负担 。加强备案流程与境外实践的衔接,完善境外分次发行等境外常见融资行为的备案程序,避免影响企业融资效率。

  考虑到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改革涉及面广,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初期阶段 ,经国务院批准 ,先以试行办法发布实施  。下一步,证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研分析和跟踪评估,不断将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更加完善的制度安排  ,并适时推动将《管理试行办法》上升为行政法规,构建系统完备的境外上市监管法规制度体系。

  三、问 :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如何体现“放管服”?

  答: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将统筹发展与安全,注重放管结合,依法依规简除烦苛 、完善监管 、优化服务。

  在“放”的方面 ,备案管理对不符合资本对外开放实际和市场需要的限制 ,能放开的坚决放开 ,能取消的一概取消。与现行行政许可相比,备案材料更加聚焦合规性  ,也更为精简 。企业境外再融资为发行上市完成后备案 ,便利企业利用时间窗口完成发行。

  在“管”的方面 ,备案管理将坚持依法监管、科学监管、适度监管,实现境内证券监管既不“缺位” ,也不“越位”和“错位” ,强化境内外监管协同 ,压实发行人  、中介机构责任;保持对跨境违法行为“零容忍” ,加强与境外监管机构的沟通协作 ,严厉打击欺诈发行 、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行为,让违法者付出代价,共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在“服”的方面 ,备案管理将积极借鉴境内上市监管的有关做法,建立备案沟通机制,提高备案效率 ,避免企业和中介机构为拿到一个意见、安排一次访谈多头跑 、反复跑。同时,证监会将加大与有关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力度 ,持续推动完善监管标准要求,形成示范案例,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 。

  四、问 :境外上市备案管理与安全审查 、行业监管程序如何衔接  ?

  答 :安全审查和行业监管程序是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制度规则明确规定的程序,有比较清晰的适用标准范围和要求 ,与境外上市备案管理是相对独立的监管环节,企业对照相关规定自主判断 、依法依规申报即可。只有在现有制度规则明确涉及安全审查、行业监管前置程序的情况下 ,企业才需要在申请备案时提交相应的监管文件 。比如,企业达到《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所规定标准的,应当在备案前依法履行网络安全审查程序;再比如 ,企业在境外发行可转债,应当根据外债管理部门规定要求事先履行外债审核登记程序,等等 。

  五 、问:备案管理对存量和增量企业有哪些安排?

  答:为保障备案管理平稳有序推进 ,对于存量和增量企业的备案将作出以下安排 。

  首先  ,《管理试行办法》施行之日起已在境外发行上市的企业将视为存量企业 ,存量企业不要求立即备案,后续如涉及再融资等备案事项时按要求备案即可 。

  其次,《管理试行办法》施行之日起已获境外监管机构或者境外证券交易所同意(如香港市场已通过聆讯、美国市场已获准注册等) ,但未完成间接境外发行上市的境内企业 ,给予6个月过渡期。在6个月内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  ,视为存量企业。如上述境内企业在6个月内需重新向境外监管机构履行发行上市程序(如香港市场需重新聆讯等)或者6个月内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 ,应当按要求备案 。

  最后 ,对于已获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的直接境外发行上市的申请人,在批文有效期内可继续推进境外发行上市事宜 。批文有效期满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的 ,应当按要求备案。

  六 、问:备案管理对协议控制(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有何安排 ?

  答:对于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将坚持市场化 、法治化原则  ,加强监管协同。证监会将征求有关主管部门意见 ,对满足合规要求的VIE架构企业境外上市予以备案,支持企业利用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发展壮大 。(中新财经)

搜索

复制

【编辑:宋宇晟】